
新松,执机器人产业崛起之牛耳
8月23日,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任顺英受邀参与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高峰对话,6位专家以“学术、产业、资本跨界融合协同助推机器人新时代”为主题,从多种角度进行探索,观点纷呈。
基于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所处行业的风口定位和企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日报》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报道译文如下:
新松,执机器人产业崛起之牛耳
任顺英,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作为新松机器人投资重点
在江苏省的一家家具厂,几个机器人手臂忙于在传送带上向前移动木门。机器人配备了3D扫描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门的轮廓。该人工智能识别处理软件能够识别重要参数,例如门的位置、角度和形状,并为机械手臂自动喷涂门生成正确的轨迹。
“包括门在内的家具具有各种尺寸、设计和低加工精度,这使得家具厂的自动化比汽车厂更难以实现,其中一个程序可以使机器人喷涂数万辆汽车。”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任顺英说道。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投资”)所投资的北京创业公司-北京曲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CurveRobot)采用3D激光扫描技术,让机器人学习人工智能
任顺英表示,为了更好地控制运动轨迹,该公司采用高度灵活的六轴机器人。使用机器人手臂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50%,并且比工人更环保; 机械手臂涂漆木门的精度更高。
北京曲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CurveRobot)是新松投资所孵化的的一系列被投资企业之一。作为中国市值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新松旨在利用其多年的机器人供应链管理经验、营销和运营积累,帮助更多有升级前景的机器人在中国得以蓬勃发展。
中国需要资金来推动产业升级、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任顺英说:“新松投资是工业投资者。我们将充分发挥新松机器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品牌、技术、资本和工业基础等资源的帮助。我们将为合作地方政府以及上下游机器人企业服务,建立一个服务智能工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新松投资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与各地政府合作建立工业机器人园区,为当地工业传统企业及初创企业提供智能改造孵化服务。目前公司在产业投资领域专注于投资传感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和雷达技术,帮助机器做出决策,如算法或芯片设计技术,同时,兼顾3D打印、虚拟现实及服务机器人等产业投资领域。
从2013年开始,中国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产了超过148,00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产量的38%,但产量目前正在下降。在6月份,生产了约13,700台工业机器人,同比下降11%。
工业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苗圩在上月北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由于国际环境复杂,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增长放缓。但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及其与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应用,机器人仍然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大和技术的快速改进,该行业也将实现快速发展。
任顺英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智能,服务呈现机器人的市场将成倍增长。鉴于中国老年人口不断增长,未来对伴侣机器人和医疗等相关领域机器人的需求将是巨大的。同时任顺英表示,机器人还将在非标准产品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过去10年来,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已经在消费者导向型企业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现在企业市场的发展为中国风投带来了更加有利的进入条件和机遇。中国风投资金对机器人技术的投资,如各种传感器,可以帮助“小巨头”,也就是全球范围内规模小但是高度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的的孵化出世。
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今年将达到86.8亿美元。中国电子学会在一份报告中预测,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将接近21%。
《中国日报》英文报道内容以及链接: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1909/09/AP5d75e1e8a310aba8ca8c4c26.html
《中国日报》是国务院新闻办直属、全国唯一的英文报纸,创刊于1981年,全球发行90余万份。《中国日报》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是唯一有效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是国内承办大型国际会议会刊最多的媒体,被全球读者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英文媒体,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